胡一平
(第三部分)
双雄夺得二龙山 多路豪杰小聚义
称为龙山 盘龙蟠龙来龙去脉
宝珠屡现 山顶原有宝珠之寺
到了《水浒传》第十六回,故事也是发生在当年的潍坊大地上,说得是《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当年,青面兽杨志被晁盖等人夺去生辰纲后,万般无奈来在青州地面。在酒店吃酒时与林冲徒弟曹正相打、相识。于是,曹正建议杨志去夺二龙山安身。在攻打该山时,他又巧遇鲁智深,两人同心协力夺得该山占山为王。
那么,当年杨志、鲁智深夺取的这座二龙山,究竟是在哪里呢?据考证,应该是临朐城东北的龙山,古时称作二龙山。其实,古人将这里称为二龙山是有来历的,该山由两峰组成,主峰为盘龙山,南峰叫蟠龙山,合起来便是二龙山。
蟠龙山高耸于弥河东岸,山体中部白色岩层环山而上,犹如一条石龙曲折蜿蜒,盘旋而上,景色极为壮观。由此北去,余脉绵延,山体表面又覆盖了一层石灰岩,亦如龙蛇之状,在绵亘四、五里时斜插到弥河之中,俗谓“雌龙饮水”。这样一来,南峰之蟠龙与北山之雌龙,自然合称为二龙。
古时传说,二龙山颇具灵异之相,每逢夜晚更常有夜明珠出现,或在峰岭之间游荡:或沿弥河水面而飘,形成二龙戏珠之相。因此,人们便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宝珠寺。里面所说的宝珠,就是指经常出现的夜明珠。
《临朐县志》记载:“城东北十里为龙山,山椒有黑石蜿蜒盘回,酷似龙形,长亘三四里,中有沟,断为二。旧传元至正十七年有龙见此,因名。”
据当地民间传说,宋代时建造的二龙山宝珠寺位于山之东麓,政和年间的主持叫做邓龙,因为耐不住出家之寂寞而养发还俗,并且娶妻生子以寺为家。再后来,他干脆收拢当地的一些地痞,干起了剪径劫财之勾当。
为防止官府前来捉拿,他便凭高恃险修成山寨,并在山顶建了座聚义厅。后来,果有府县官兵来剿,但具束手无策空手而返。鲁智深经张青、孙二娘介绍前来投奔邓龙入伙时,他欺生妒嫉,不肯容留,于是发生冲突。
恰在此时,青面兽杨志因失陷生辰纲无处可去,东走青州遇到曹正,经其指点遂去二龙山入伙。这样便巧遇鲁智深,三人巧用计谋,成功智取了二龙山。后来施恩、张青、孙二娘都来投奔,从而使二龙山成为《水浒》英雄中的一支重要队伍。
然而,对于《水浒传》中提到的二龙山,还有人考究为临朐龙岗镇的那座双龙山。该山位于龙岗镇龙岗村南,海拔179米,古时又名二龙山。山上左右皆有深沟,蜿蜒北驰,犹如双龙竞相运动一般,因此取名为双龙山。
双龙山山顶建有寺院,名为宝珠寺,民间相传鲁智深曾在此出家。尽管寺庙早已成为残砖碎瓦,但遗址尚存。更重要的是山麓处有邓龙坟、十字坡等文化遗址。这些,都与《水浒传》上面的描写相符合。
将门之后 屡遭坎坷壮志难酬
走投无路 落草山梁命运转折
在《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施耐庵以他的出神入化之笔,以水浒英雄们当年在潍坊大地上的所作所为,塑造了一群情投意合、豪爽仗义的好汉群像。
如攻打二龙山的主角之一杨志,就是当年施耐庵精心刻画的重要
人物之一。《水浒》腰斩本七十回中,其中就有整整三回写了关于杨志的故事。尤其里面的黄泥冈失落生辰纲,卖宝刀杀泼皮牛二,为世所公认的传世佳篇。
这些故事纵横捭阖,起伏跌宕,令人百读不厌,入木三分地刻划了杨志义勇忠憨的栩栩形象。
但是,如果稍加思索还会发现:《水浒传》中展示的杨志,与其他英雄好汉相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方。
首先是他出身非常,为著名杨家将的正宗后裔,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再者,他还应过武举,做到殿前制使的军官。因此,他能够与出身名将世家的呼延灼、大刀义勇之后的关胜等并肩齐驱,屡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那么,这么一位勇猛彪悍的将军,本应在边境建功立业,但他又为什么狼狈不堪的来到临朐地面,非要攻占这座二龙山落草为寇不可?这就牵扯到杨志一生的坎坷命运了。杨志一生,真是得意的时间太短,失意的过程漫长,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做人倒霉到这个地步,当十分令人同情。
当年,杨志从壮志未酬的军官,沦为一名囚犯,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幸亏遇到了梁中书,有了咸鱼翻身的一线光明。然而,接着失落生辰纲,从此祸端连连,以致到了亡命天涯、无处可归的地步。
即使这样,连自杀的念头都有的他,却还是自恃清高,抱着将门之后的金字招牌不放。当年他路过梁山泊时,与林冲交手不分胜负,于是被王伦看重,好言相劝,极力挽留,尽管有制衡林冲的意思,但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但此时的杨志仍旧转不过弯来,还是一门心思的幻想“三代将门之后……实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于是,他谎说自己有个亲眷住在东京,因受连累需前往一趟,实是坚辞而去。
后来又发生了从军受辱,怒杀牛二等事件,真是越陷越深,这才感到走投无路。关键时刻,他受到了操刀鬼曹正的点拨,才知道了有二龙山这样一个去处。当时,曹正是这样对他说的:
“受尽他的气,不若小人此间。离不远却是青州地面,有座山唤做二龙山,山上有座寺唤做宝珠寺……只有一条路上得去。如今寺里主持还了俗,养了头发,余者和尚都随顺了。说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那人唤做金眼虎邓龙。制使若有心落草时,到那里去入伙,足可安身。”
其后,也正是在这座二龙山上,杨志实现了自己身份的彻底改变,从一名将门之后的军官,成为朝廷通缉的绿林好汉。更由于施耐庵老先生的点画渲染,才得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嫉贤妒能 度量狭小终至丧命
因势利导 各显其能英雄智取
书中描述的智取二龙山,很是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其中有山寨的景观,英雄的相识,使用的计谋,最终的结局,简直犹如连环图画那样有趣好看。
首先是对二龙山山寨的描写,就下足了功夫。开篇便是一首诗:“二龙山势耸云烟,松桧森森翠接天。乳虎邓龙真啸聚,恶神杨志更雕镌。”这样一来,就把山势的险峻、植被的茂密巧妙凸现出来。
“看那三座关时,端的险峻。两下里山环绕将来,包住这座寺。山峰生得雄壮。中间只一条路。上关来,三重关上,摆着檑木炮石,硬弩强弓,苦竹枪密密地攒着。过得三处关闸,来到宝珠寺前看时,三座殿门,一段镜面也似平地,周遭都是木栅为城。”
正因为这样,曹正才对杨志和鲁智深说:“若是端的闭了关时,休说道你二位,便有一万军马,也上去不得。似此只可智取,不可力求。”到了这时,一个利用计谋智取的方案随之脱颖而出了。
还有一层,就是两位英雄好汉在二龙山下相会,从此结为兄弟,一同闯荡天下。书中写道:杨志“转入林子里来,吃了一惊。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
“杨志叫道:你是那里来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说,轮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一气斗到四五十合,尚且不分胜败。
接下来的描述更是精彩:“两条龙竞宝,一对虎争食。朴刀举露半截金蛇,禅杖起飞全身玉蟒……搅长江,翻大海,鱼鳖惊惶……恶狠狠,雄赳赳,雷吼风呼……眼珠放彩,尾摆得水母殿台摇……野兽奔驰,声震的的山神毛发竖。”
打了半天,才知道是场误会。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都是落难英雄,江湖好汉,自然同命相怜,立刻释去前嫌结为知己。于是两个人坐在二龙山下的一片树林里各诉衷肠,话语投机不知不觉说了一夜。
由于鲁智深曾经攻打过二龙山,自然明白此山的易守难攻。拿他的话来说就是:“邓龙那厮,和俺厮拼,又敌洒家不过。只把这山下三座关牢牢地拴住,又没个道路上去……那撮鸟由你叫骂,只是不下来厮杀。”
曹正所设的计谋十分巧妙,先用苦肉计把鲁智深用活结头索子绑了,然后与杨志等人一起将其解送到二龙山山寨之中。那邓龙听说擒得了鲁智深,当然打开寨门放行。到了大殿之上,邓龙正兴高采烈准备报仇之际,鲁智深散开索子,一禅杖将其打得脑浆并裂。
可以说,《水浒传》中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围绕着潍坊临朐这座二龙山展开的,成为当时诸路英雄好汉中的重要一支,堪称为后来梁山泊一百单八将排座次的艺术铺垫。(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潍坊市状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