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平
第二十八章
平民登科——布衣状元所引发的轩然大波
在研究癸卯科举与大清王朝之间关系的时候,还应当看到,清廷在废除科举制度之前,即使再怎么丧权辱国,再怎么折腾糊弄,尽管积贫积弱,但也能够病病怏怏的活着,等待着那种无疾而终的时刻。
能够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关键在于当时的知识阶层。也就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读书人,因为他们还在支撑着大清王朝的精神脊梁,还在忠诚维护着这个异族人统治的政权。也正因为有了读书人的忠诚、支持和真心实意的维护,这个政权即使腐败堕落得再厉害一些,还会或多或少的有些指望。
可是一旦废除了科举,就等于大清王朝与天下的读书人割断了联系,马上就失去了众多读书人的拥戴。因为他们热心于科举,主要是抱着两个明显的目的。第一便是那些具有雄心大志的人,梦想着通过科举登上政治舞台,像历史上的先贤们那样泽加于民,做到“达则兼善天下”,实现自己的理念信条。然而这样的仁人志士又非常难得,许多人只是在表面上装装样子而已,实际上脑海之中并没有多少这方面的思维痕迹。再一种便是追求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型的人,堪称占有其中的绝大多数。当然也有两者兼有者,但是说来说去,他们还是以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作为奋斗进取的主要目标。
所以朝廷一旦废除了科举,就等于一下子阻断了无数读书人的上进之路,也等于泯灭了他们的出头之日。如此的结局,怎么不会引起全国无数学子的遍野哀鸿,随之引发的怨声载道可想而知。即使有朝一日,朝廷想加以扭转纠正,也是无能为力了。这样做的结果,也就是从此以后的大清王朝,无论怎样的力挽狂澜,再也无法组织起强大的力量,去抵抗大汉民族主义者的诋毁和攻击。
正是这层原因,慈禧太后与清廷里面的主要官员们,才意识到了这次癸卯科举的重要性,才挖空心思的加以运作。因此也导致了这次末代科举的更加公正。慈禧太后得以将状元头衔赐给王寿彭这样一个贫穷人家出身的汉人,而不是赐予志得意满的满人,就充分说明了问题。因此王寿彭的中状元,内中也有慈禧太后想以此安抚汉人,这样的意思在里面发挥着作用。
一般来说,穷人出身、平日里又默默无闻的举子们,是很少被人们重视看好的。所以王寿彭这次高中了状元,大概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和预料。因为王寿彭出身的贫民之家,几乎是达到了赤贫的程度。他的中状元,堪称标准的平民登科、布衣状元。他的成功,可谓没有一点特殊的背景和显赫的身世,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拼搏奋斗夺得桂冠的。
像王寿彭这样以贫民身份中状元的现实,本身就足以引起社会上的轩然大波,不服气的当然大有人在了。尤其那些王公大臣、封疆大吏的子女们,他们聘请过举国闻名的名师教授,拥有何等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且在科举的过程中做了多少预付的铺垫……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居然让这位名不上经传的穷小子捷足先登了。
面对如此现实,尤其是在当时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清朝政府已经逐渐的走向了衰微,权势人物已经乘着机会纷纷做大起来。还有那些虽然败落,但依然仗着祖宗辉光我行我素的八旗子弟们,自然会有不满和怨气,在那里淤积着、膨胀着。由此看来,其后产生出王寿彭如何、如何中状元的一些流言蜚语,应该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当年王寿彭中状元的消息传到潍县家中以后,不但使其全家人及亲友们感到无比惊讶,由衷的兴奋,而且整个潍县都似乎沸腾起来了。人们不由自主的活跃起来,无数人传递消息奔走相告,那种激动的程度,简直就像提前过节一般。紧接着,包括县衙官员在内的许多人,都纷纷来到王家贺喜祝贺,以致张灯结彩,连道路都被拥挤得水泄不通。那种风光荣耀的程度,无论是谁都极为羡慕。
此时此刻,王寿彭的母亲当然牢牢记着,在癸卯会试之前,自己陪着儿子到仙师庙中祈祷许愿的一幕。于是她先是备上祭品,来到仙师庙中向老师傅致谢报喜,并重申了自己儿子回来后便为恩师重塑金身的愿望。办完这件事后,她才返回家中张罗起来。由此可见,当年的潍县人对老师傅是何等的敬重,并且对自己许下的愿一定会还。
当王寿彭考中状元、进入翰林院后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拿出钱来做了这件事情,以还母亲与自己许下的大愿。到重塑的老师傅神像安放开光那天,前来参加和观看的民众真是达到了人山人海的程度,其盛况在潍县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
如此一来,仙师庙中老师傅保佑辅佐王寿彭高中状元的消息,便迅速的流传开来,不但成为当地的一则文坛佳话,而且被人们描述得生动传神,脍炙人口,以致街谈巷议,无人不晓。这就使得仙师庙及老师傅的名声更加显赫,广为传播。从此也使得这座小小庙宇的香火旺盛程度、知名程度和灵验程度,大大超过了当地其它的一些庙宇。
在这段时间里,王寿彭也已经有了时间和精力,得以回顾自己进入科举以后的成长历程。因为他曾深深地感受到:在一般人的眼里,几乎都将自己看作了一位神童,认为自己具有那种难得的、与生俱来的天赋,这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苦笑起来,因为只有自己才清楚,当初在学习的道路上,究竟用了多少功,吃了多少苦。同时他还深深意识到,自己得以登上科举金字塔的顶峰,其中还有多少人的帮助和多少机遇的出现……堪称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科举制度的考试,分为三个重要的级别。第一级、也就是王寿彭感到特别艰难和紧张的那次院试,参加考试者统称之为童生。即使这样的考试,也要划分为六个等级。所幸自己考上的是第一等级,这才获得了秀才的称号。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初那样的害怕和紧张,真是又天真又好笑了。
在当时的社会里,一个人只要拥有了秀才的头衔,才算是真正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可以算上知识分子了,并且拥有了一定的特权。王寿彭想得清清楚楚,当他去拜见县太爷的时候,正要下跪行礼,但却被县太爷一把拉了起来。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正具有见到县官大人可以不跪的权力。还有当年自己原本承担的徭役,也由于这次科举院试的成绩优秀,而被全部的免除了……想到这里,他的眼里闪动起了幸福的泪花。
王寿彭参加的第二级的考试,就是到济南参加的乡试。乡试也是省一级的考试,与最高级别的会试一样,也是三年才进行一次。还由于乡试一般都是在农历的八月份举行,因此人们又将乡试称之为“秋闱”。这样的叫法,主要是源自于会试。因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会试,一般都是在农历的三月份进行,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春闱”。有了春闱当然就要有秋闱了,这才是人们将乡试称之为秋闱的主要原因。
在乡试中,凡是能够考试过关的人,就拥有了举人的头衔。而成为举人太重要了,就等于拥有了做官的资质,也就是成为朝廷的人了。当年王寿彭从乡试考场中走出来的时候,那种满怀的豪情溢于言表。在他的感觉里,对赢得考试成为举人充满了自信,并且意识到这条科举大道在自己的脚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广顺畅了。最令王寿彭难以忘怀的是,当初自己返回潍县时,人们一口一个“举人、举人”的叫着,开始时还真有些不大习惯……
考上了举人,就等于有了较为可观的收入,当然也就完全可以彻底摆脱自己家庭贫困的现状了。可是面对诱惑的王寿彭不为所动,而是制定了更高的目标,这就需要更加刻苦的复读深造,为的就是在举国会试之际跳龙门,至少也要考取一个进士的头衔。正是为着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他又刻苦努力了六年时光,这才遇上了1903。因此即使许多年以后,他只要一想起1903年来,就有一种洋溢于心头的自豪感。
所以综观王寿彭中状元的经历,不但真实演绎了中国历史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名言,并且印证了社会上“寒门再出贵子”的说法。因此他也成为无数读书人崇敬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作者简介: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潍坊市状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