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王寿彭与他的1903 ——探索发现王寿彭中状元的来龙去脉(续十八)

2020-07-15 14:10:44 来源:中国传媒

 胡一平

 

第十八章

倾向维新——出国考察准备立宪前程似无量

 多年的科举历程和儒家的文化长期熏陶,使苦读诗书的王寿彭一举夺得了状元桂冠。此时的他,才感觉自己真正成为合格而忠诚的儒家弟子、标准的封建社会士大夫了。

从此以后,他暗暗的下定决心,就是要竭尽全力秉承弘传儒家文化,并且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使之成为执着追求的自觉行动。在他看来,自己进入官场以后的处世标准,就是儒家学说中倡导的修齐治平理念,也就是最高层次的“三立”之论。而儒家文化中的三立之论,便是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面所指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对此,历史上一些经学大师们又进一步诠释为: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这样就较为系统的区分出了儒家学者,在达则兼善天下的过程中,所处于的三个思想层次。一个人做到了这些,不但可以称作标准的儒家弟子了,而且可以称得上永垂不朽,也就是永远会被人们所纪念。

这些学说,都在王寿彭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基,并且确立为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且在其后的活动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出来。从表面上看,王寿彭长相一般,没有那种让人敬畏的相貌堂堂。还有他的为人做事,一直都是保持低调,平时里也是寡言少语,尤其不喜欢参加那些夸夸其谈、吹捧张扬的所谓公关活动。正是由于这层原因,他平日里也很少接受别人邀请,一般不会去参加熟人及朋友们的聚会活动。

因此在一般人看来,王寿彭虽然贵为当代状元,但却只是一个在学术领域里面钻研很深的人,属于那种平常做起事来极其认真仔细的学者型人物。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在政治上不会轻易展示自己的主见和观点。从表面上看也确是如此,因为很少有人见到他在一些大的事件上,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其实王寿彭是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和深刻见解的。在他的内心深处,十分同情和支持维新派的一些主张。但同时他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认为即使要进行变革的话,也决不能以激进方式实施,而是应该采取慢慢的、渐进的方式推行才行。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变革,必须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行,也就是说只有朝廷作为变革的主导,才能够顺利的实施和成功。

他的这些立场和观点,其实在书写殿试状元卷的时候,就已经或明或暗的流露出来了。尽管他的嘴上没有这样说明,但是只要通读他的那份状元卷,就可以有所感受。因此他的这些看法和主张,才得以与当时慈禧太后的思维暗合起来。所以慈禧太后才对他特别赏识,在众多的进士之中,将他点为了状元。

也正是因为这层原因,就导致了有些人的不甚理解。特别是那些觉得自己才华出众,平日里又有较高影响的人。他们在撰写殿试卷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慷慨陈词,而且笔下生花,无不是对朝廷,即大清王朝的誓死效忠。这样原本就有声望的、也就是被称之为天下才子的人,却成不了状元,而表面老老实实,没有多少人赞扬,也就是秉承温良恭俭让的王寿彭却得以高中……实在是理解不了。

在这些人中,不乏那些家在京城的,平日里文采飞扬的八旗子弟。在过往的那些科举考试中,他们凭着自己的贵族出身,哪一样不是受到庇护和照顾。而事实上呢?这些人虽然从表面上看很有文采,但却多是赋诗填词,在观察问题的思路上却十分狭窄,尤其不清楚当时社会变革的走向,更不清楚当时的慈禧太后——作为清廷变革的主导人物,所要选择务实发展途径的所思所想。

这也难怪他们,因为这时的慈禧太后,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位慈禧太后了。仅仅在几年之前,慈禧太后的保守作风,在一班守旧大臣的影响和怂恿下,一度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竟然下令宣布包围和进攻外国使馆,并且与十余个国家宣布同时开战……其结果呢?当然是自取其辱的庚子之难了。

从此以后,慈禧太后有些变了,开始反省以前的所作所为,意识到当今大势为变革开放。当然也清楚了以前的维新运动,其中亦有不少可取的地方,特别是后来的洋务运动,真是进行的太正确、太有益处了。因此她这才转变了思想,开始支持和推动起变革开放来。也正是有了这种变革开放的思想,她才把务实并具有开放思维的王寿彭钦点为状元。

王寿彭的好处也体现在这里,尽管同情和支持维新思维和洋务运动,但又重视现实问题,主张和风细雨的逐步推进变革,因而在行动中表现得十分温和。所以他在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活动时,特别注意控制自己,不会情绪激动地发表议论说辞,这就容易被变革派和保守派所接受了。后来发生的一件大事,就非常地说明问题。

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之际,大清王朝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届时清政府顺应社会潮流,终于宣布实施新政,废除科举并实施预备立宪。但是由于在君主立宪方面缺少实施的经验,为了避免曲折少走弯路,便决定派遣五位朝廷重臣组团出访欧美及日本等国,全面考察宪政,为全面政治制度改革做进一步的准备。这样的一件有关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近代史中,名重一时的五大臣出洋事件。

在当时,五大臣出洋为朝廷中运作的头等大事,当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物色出洋考察人选的时候,慈禧太后可谓绞尽了脑汁。由于变革派和保守派双方的争执不下,出洋大臣的人选问题一直变化不定。最终还是由慈禧太后最终拍板,确定下了具有影响力的五位官员。他们分别是宗室镇国公载泽、户部左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

尽管五位大臣的头衔和官职不一,但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有的来自清朝宗室,代表满族皇室的利益;有的来自地方,是改革势力的代表;属于锐意进取的官员;还有的是掌管财政和商业的大臣;同时也有统筹军事方面的要员。

在确定人选期间,慈禧太后早就注意到了这位既倾向维新又处事谨慎,并且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新科状元——王寿彭了。便亲自点名安排他担任出访五大臣的秘书,全面负责这次出访的文字整理工作。此事说明,当时朝廷实施新政所需要颁布的制度性文件,不少是由王寿彭参与整理或是起草编写的。因为王寿彭高中状元之后,就进入了翰林院中,也就是清廷专设的写作班子。

学界普遍认为:这次安排五大臣出访考察外国宪政,对于大清王朝早已摇摇欲坠的统治而言,确实是具有转折性的重要意义。如果操作得好,真正实现了君主立宪,就能够促使积贫积弱的中国,从此走上一条奋发自强的道路。

因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大清王朝抱有的天朝上国之迷梦,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无情打破。从此的整个国家,朝野上下,几乎都陷入了一种特别的情绪,也就是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摇摆不定起来。那种复杂心态,五味陈杂的感受,因此要求彻底变革的呼声一下子强劲起来。但很快又遇到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力反弹,致使整个民族对于今后的发展,展现出了相互矛盾、犹豫不决的形态。

面对如此的局面,朝廷一方面想要挽救自己在全国民众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的世界大势,并且积极寻求出路、摆脱困境,于是才决定派出重臣,踏上异域之地,切身感受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氛围,并着重对宪政政体加以深入的考察。而这次考察的结果,将成为其后整个中国进行变革、实施宪政的依据。

五大臣的出访,也将王寿彭推上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试想若是考察成功,实施立宪,中华民族迎来大变化、大发展的话,作为这次出访的秘书和见证者的王寿彭,在其中必将大有作为。其后的立宪文件乃至各种立法方案等,王寿彭不但都将参与其中,并且会成为里面一位掌握笔杆子的重要人物。从这点上来说,当时的王寿彭,可谓肩负的使命极为重大,完全有可能成为儒家理论中标榜的那种大家,即立德、立法式的历史人物。

然而历史的发展,大自然我行我素的运行轨迹,绝非人意便可以改变和预料的。当年经过反复筹划,巧妙平衡各方势力后推出的五大臣出访,可正当他们蹬车出行的时候,一场突然发生的事件,居然改变了原定的立宪进程。(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图片1_副本.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感兴趣的
最新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