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王清机报道)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在世界汉学界引起热议。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三讲日前在京成功举办。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凸显文明多元与文明共通的辩证统一;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路径开辟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新方向;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行动路径。聚焦全球文明倡议,本次世界汉学讲坛召集世界范围内40余国的汉学家和青年汉学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社会进步——古老文明价值的当代转化”主题,近300人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的方式展开交流讨论。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发表主旨讲话,北京语言大学校长、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刘利,亚美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Sergey Manassarian),苏丹前驻华大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加法尔·卡拉尔(Gafar Karar Ahmed K.)出席并致辞。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王朝文,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牛喜平出席会议。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汉学家与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荣誉教授安乐哲(Roger Thomas Ames),法国著名汉学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光启-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学术主任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奥国际杰出教席岗位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冰岛前驻华公使拉格纳尔·鲍德松(Ragnar Baldursson),埃及著名汉学家、埃及爱因夏姆斯大学教授大海(Hassan Ragab)发表了主旨演讲,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作学术总结。讲坛学术主持由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教授担任。
陈洲副部长表示,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世界各国深入持久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互学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世界汉学讲坛作为高端文明对话平台,是建设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的生动实践。希望各国汉学家进一步发挥作用,做促进文明互鉴的纽带、融通中外文明的桥梁、增进民心相通的使者,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利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既具有面向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又极富现实针对性。文明的多元化决定了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正是在继承和诠释古老文明的过程中,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不同的国家找到了根植于自身文明传统的智慧与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便是根植于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底蕴的独特方案。世界汉学讲坛邀请来自不同文化传统、深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汉学大家发表宏观,聆听他们的观点和对话,必定会对当代学者的研究和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谢尔盖·马纳萨良大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讲坛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后两天举行,意义重大。习近平主席在此次高层会议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倡导重视各国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对文明的理解与认识不仅需要基于当代现实,而且需要具有历史底蕴的观察深度。只有深刻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才能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时代高度。
加法尔·卡拉尔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阿拉伯文明和中国文明都是古老的文明的代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走在了世界各民族前列。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两大文明将继续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下,携手共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继续开创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的新局面,共铸世界古老文明共处典范。
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汉学家与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荣誉教授安乐哲(Roger Thomas Ames)以“儒家文化和文明的延续意义”为题,阐述了儒家文明的思想渊源、内在逻辑与价值内涵。他认为儒家文明不是依赖于形而上学的预设或超自然的推测,而是一种务实的自然主义,广泛呈现于儒家思想和中国哲学中的相互依存的价值,对个人发展、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对解决时代紧迫问题具有巨大价值。他表示,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文化的重构。中国崛起,正不断彰显出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实践意蕴与当代启示,儒家思想将为世界多元文明提供和谐相处之道,为塑造世界文明秩序提供理念创新之基。
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新奥国际杰出教席岗位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从中国哲学角度分析了道德价值的概念,并指出“和而不同”不仅是维护社会福祉,而且是有助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性价值观念,全球文明倡议有着“和而不同”这一中国古典哲学内涵。他表示,各文明、国家需要建立“和”的机制,使各文明、国家进行常态化的交流、交往、贸易,加深相互理解,找到并持续创造合作契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兼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光启-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学术主任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指出,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相互的替代,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情感和记忆。这种相互替代和分享会转化、创造、传递意思和意义,而文化在流动和循环时会被其他文化、世界观和信仰所提供的解释资源重构。所有的文明和世界观都在不断地重塑中得到发展,定义它们的含义永远不会被视为理所当然,而是会在交流和解释过程中被发现和挑战。在这种交流式的对话中,“保持本地化”将是我们应对共同挑战的解决方案。
埃及著名汉学家,埃及爱因夏姆斯大学教授大海(Hassan Ragab)对比了埃及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他表示,埃及与中国都是爱好和平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埃中两国文化最突出的相似点就是爱好和平,一直以来追求稳定、安全的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提倡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希望未来埃中两国继续深化合作,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冰岛前驻华公使拉格纳尔·鲍德松(Ragnar Baldursson)追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外交价值观的思想历史渊源,他认为,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脉相承,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担当。他引用中国传统典籍《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说明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末年便大力提倡以和平促发展的方法,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实现“天下大同”理想。中国古代对大同社会不仅有宏观的理想,还有具体的蓝图。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等观念就灌注于中国传统为政思想当中,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型全球价值观,正是发源于广博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在学术总结发言中表示,各位专家学者充分交流、相互启迪,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激荡,为文明互鉴与文明发展新形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新的智慧和力量。随后,张西平教授以“文明互鉴——一个新的文明观”为题发表演讲,从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认识中国的出发点;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张西平教授指出,中国今日之成就是广大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植根于广博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新文明观,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强调不同文明应当正视差异、彼此尊重、互学互鉴、和而不同,点亮了通向世界和平发展的思想明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而努力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张西平教授表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追求。在人类文明史上,在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以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制度展示了现代化的多样性,展示了当代文明的多样性。
世界汉学讲坛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对话交流机制,旨在充分发挥汉学家的桥梁作用,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更多平等互信的对话,不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与力量。讲坛自开幕以来,一直践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学术问题,推动建立持久深入的学术对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