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王寿彭与他的1903 ——探索发现王寿彭中状元的来龙去脉(续二)

2020-06-19 08:54:50 来源:中国传媒

 胡一平

 

第二章

锲而不舍——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典范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大凡风云变幻的年代,一般都是一个王朝走上了末路,进入了垂死挣扎的时候。因此这样的时代也被后世的学者们称之为末世。

在这样兴衰更替的时代里,既充满了诸多的机遇、属于名人辈出的时代,也是灾难频至、动荡不安的时期。进而联系到中国的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一条悠悠扬扬的历史长河。进而又可以将这条历史长河,划分为许多的激流险阻之处和重要节点。当然这条历史长河也有流淌到尽头的时候。

在古代的时候,当一个人进入到了科举的长河之中,就普遍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越是到了后来,金榜题名的欲望就会越加强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也就越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只有排除万难的不屈不挠,才能跃过龙门,游到人生的彼岸,摘取人生巅峰上的花环。

尤其是处在社会的末期,在如此云卷云舒的时代里,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也就是儒家弟子钟情科举的意志和恒心和坚定信念。此时此刻,山东潍县的一位年轻人——王寿彭,便是那种在科举仕途上执着追求,堪称意志坚定、扬帆搏浪的科举代表人物。

他个头不高,相貌平平,身材清瘦,而且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咋看上去没有一点出众的地方。然而在当年的潍县城中,年仅二十多岁的王寿彭,却已经小有名气,在科举道路上屡有作为了。他17岁的时候便便开始崭露头角,先是在县里举行的考试中屡屡领先,又在到莱州府考试的时候中了秀才,这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后人们在说起秀才来的时候,似乎无足轻重,这是因为中国科举历史上出的秀才太多了,以至到了数都数不清的程度。然而在当时,也就是具体的地方和一定的年代里,要想考中秀才也是非常的困难的,只有经过严格的层层考试选拔,才能够脱颖而出。

中了秀才就等于开始有了功名,不但在地方上能够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且也有了一般人所未有的特殊权益。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在打官司的时候,地方衙门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而且还有了一定、虽然微薄但却可以糊口的俸禄。同时秀才也因知书识礼、博学多闻,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一个特殊的文人阶层。可以说,取得秀才资格之后,便称得上真正步入充满希望的仕途之路了。

十年后,王寿彭果然不负众望,又一次出人头地,在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一举夺魁,拥有了举人头衔。在当时的潍县城中,他可谓最年轻的举人了。有了如此的头衔,加上他的学业基础本来又好,当时的潍县人不论是谁,都意识到了他的年轻有为,前程无量。作为王寿彭来说,亦有着深深的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冤死一名出身于贫民家庭的穷孩子,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取得如此功名,已经很是让人刮目相看了,所以做起事来很是低调,

也可以说,此时的王寿彭虽然低调,但内心深处却有着更高的向往和追求。在他看来,作为一名举人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仅仅在大清一朝,自己所在的潍县便出了近三百名举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王寿彭,对今后将要面对的仕途之路,充满了自信,并且志向高远,正在向着考中进士的道路迈进。

据潍县城的一些老人们回忆,王寿彭从小就聪敏过人,具有相当的天赋。尽管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小的时候根本上不起学。关于他的启蒙教育,最初得意于曾经中过秀才、从事教书的大哥指导。当年王寿彭的大哥为私塾先生,经常到别处的一些私塾中教授学生。这样的职业,虽然在生活上过得去,但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再者,当哥哥的也发现自己这位小弟弟格外聪慧,将来必定是参加科举的好苗子。因为他不但记忆力很强,而且还能够对所学到的东西加以思维,举一反三。这样的能力,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真是太难能可贵了。尤其是弟弟到了上学的年纪而得不到读书的话,岂不就耽误了他的一生。

还有一层,王寿彭小的时候,大概是家庭生活贫困的关系,长得十分瘦小,与同龄的孩子相比,简直就矮了半个脑袋。因此他的力气头也比同龄孩子小得多。若是不发挥他天生具有的聪明才智、学习特长的话,其长大以后如何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由此一来,小时候的王寿彭也格外受到大哥的怜爱。于是当大哥的在外出教书的时候,就经常将他带在自己身边。

如此一来,童年里的王寿彭就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到了他八岁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学堂,但已经比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所学的东西都多了。也由于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也善于学习,所以经常受到一些大人们的夸奖称赞。由于家里人看到了希望,于是省吃俭用,将他正式送到了一处私塾里读书。

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王寿彭十分珍惜,真正做到了认真刻苦。进入他的少年阶段以后,其刻苦学习的优越性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读书时简直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其消化理解力也非常之高,不论参加什么考试,都是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大概是与其家境贫困有着明显的关系,小小年纪便明白了求学不易,读书重要的道理。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因此他在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方面,也显得极为重视和迫切。

一举考中了举人,更使得王寿彭意气风发,时时刻刻感觉到进士头衔可望可求。然而正当他在仕途之路上顺风顺水,步步领先,正积极进取,准备在不长时间内一跃龙门之际,神州大地上的社会风云却发生了剧烈而明显的变化。在此时的上层社会中,由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国家的积贫积弱,人们纷纷将指责的重点,一度聚焦在传承了一千余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上。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科举制度开始备受指责。令人不堪的是,紧接下来的社会现状更加纷纭,不但内忧外患频频发生,而且多重事件相互叠加在了一起,,简直成了一团乱麻。这就导致大清王朝无可奈何的急转直下,统治基础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庚子之乱的爆发,两次科举会试的取消,这些朝廷无可奈何的举措,对一般人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对于王寿彭等一批憧憬等待着科举考试的士子们来说,却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只是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既没有史料记载流传下来,也没有其他人的相关述说。但在那段时间里,压抑在他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完全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样大的时代环境里,不少人开始意识到科举制度的日暮途穷了。这也导致当年一些醉心于科举的士子,开始变得灰心丧气起来,以酒当歌的颓废来打发时光。然而此时王寿彭却立场坚定,一直都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期间他虽然在思想意识上也受到过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并且越发意识到了时光的珍贵,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深造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有了空余,因此经常外出,频繁的求师访友,在与朋友研讨经学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起国际形势的变化来了。当时的王寿彭尤其注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交往,并且心有灵犀,在观点上也能够博采众长丰富自己。也就是说,在他此时此刻的内心深处,已经有了有朝一日考取进士,步入仕途,好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而报效朝廷的念头。

随着局势的发展,他的这些想法更加丰富成熟起来。后来的实践证明,王寿彭这一时期观察的诸多问题,产生的那些想法真是太重要了,堪称是他后来高中状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后来在科举廷试时撰写状元卷的时候,就是将这些自己关于如何发展经济、国与国的关系等方面思考内容,巧妙地融入了期间,这才显得思想深邃、独树一帜起来。因此他当年撰写的状元卷,一些观点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也显然并不过时……

从这些内容来看,当年的王寿彭,不但堪称孔孟之道的好学生,而且是一位具有时代进取感的优秀青年。他聪明好学,不用督促,长于思考,善于观察;平日里又特别喜欢书法,因此摹写碑帖极为神似。这些方面的才华,对于他的科举仕进都有很大的帮助。

还由于他出身于贫寒之家,清楚自己的成就来之不易,因而平易近人,作风勤苦,热爱劳动,对“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圣人教诲格外心领神会。所以他在求学的时候专心致志,堪称在那个时代中,在其从童年到青年相当长的时间里,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锲而不舍,金石为开,如此孜孜不懈的追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奋,导致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大门,终于向这样的人物敞开了。也可以说,王寿彭能够其后的科举会试中平步青云,占鳌头、中状元,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正常现象,一点都与所谓的偶然无关。(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QQ图片20200618091456_副本.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感兴趣的
最新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