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一棵树到三万亩林海

2022-08-18 09:53:06 来源:中国传媒

           黄河入海口处的寿光“北洼”三万亩林海,就是在盐碱地上创造绿色国家公园的示范地。置身于这片万亩林海,仿佛使人们又领略到了当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斗志;仿佛又看到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那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寿光“北洼”创业者们,60多年来,改天换地的“群塑”形象一幕幕拉开。

微信图片_20220818095359_副本.jpg

由“守株待蝉”童话到“国字号”生态博览园

“守株待蝉”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真实的童话故事:百年前,黄河入海口东百里,渤海湾南畔,盐碱滩上白茫茫一片,绿色很少,几乎没有什么生灵在这里活动。一天,有人在村头仅有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只知了,便想尽法子捕捉,谁知树梢摇动,知了受到惊扰,“嚓”地一声振翅飞走了。捕蝉人急了,欲要拔腿追踪,别人劝他:咱这方圆百里的盐碱滩上不过就这一棵树,倘若离开这里,这小小的知了能飞到哪里去呢?你在这儿等着就是。于是那人就坐在树下,慢慢等着。果然没过多久,这只知了又飞了回来。这便是寿光西北部地区人人皆知的“守株待蝉”的真实故事。

如今,“守株待蝉”的故乡诞生了一个由“百里白滩”变成一片“绿色海洋”的现代传奇故事。

在曾经寸草不生的寿光西北部盐碱地上,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林场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蹚出了一条集盐碱地农业、高效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循环养殖、森林康养等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创造了“盐滩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书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昔日“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的重度盐碱滩涂、绿色禁区变成了如今绿水青山、生机勃勃的生态绿洲和鸟飞鱼跃的天堂。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成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渤海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打造了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园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中国森林氧吧等众多国字号荣誉为一体的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示范和带动了周边苗木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周边居民增收,为全国同类地区造林绿化、发展林业生产树立了鲜活样板,书写了黄河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盛夏时节,置身这片林海,宛如漫步江南,左拥右抱是绿色的湖水、跳跃的鱼蟹,铺塘覆水的田田荷叶;穿行林间小道,犹如置身东北林间,轻风吹过,叶浪涛声,闹市中呆久了的心倍感清新自然。不时跃入眼帘的野禽飞鸟,更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林间树梢不时有飞鸟现出,稠密的地方,百鸟喧鸣,阵雨似的,自头顶陡然落下。无拘无束的水禽,或掠过水面,振翅飞翔,或飞落地面,跃跃觅食,宛若水上的芭蕾。

微信图片_20220818095408_副本.jpg

“咸菜洼”里升腾起绿色的希望

时光回到1984年,21岁的尹国良放弃了寿光县林业局机关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了位于寿光县大西北的盐碱地里,与绿色梦想同飞翔。1987年5月,尹国良被任命为林场场长。“年轻受苦不算苦”,尹国良信奉老辈人说的这句话。到现在,他扎根在这儿已经38个春秋了。

林场始建于1959年。这儿原本是一片退海地,海拔不到2米,土壤表层含盐量10‰,地下100米土壤含盐量达10%,寸草不生,周围几乎见不到绿色。

1982年,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由财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一下子断了“皇粮”,林场一百多号人的饭碗没了着落。

此前,林场已负债一百多万,靠5分钱一斤卖棉槐条子,10块钱一根卖盐碱地上零星长着的小槐树维持运转。有“门路”的职工,都变着法子“飞”走了,剩下的职工也在徘徊犹豫。尹国良没有气馁,他想:有地,甭管孬好,就能养人,事在人为!

他看到了一条出路:台田上可以栽枣树,也可以栽种其他的果树。

经过反复论证,发展1000亩苹果园,2000亩枣园,改造3000亩残次林的“一二三规划”形成。

“一棵枣树结20斤枣,当时是五毛钱一斤,一年每棵枣树就能挣10块钱,一亩地的话就能挣到500块钱,所以第一步我们就提出了改造残次林,发展经济林。”他回忆说。

发展果树,光购买苗木就需要80万元,上级支持了30万元,他又发动职工集资。在把自己积蓄多年、准备结婚的2000元钱拿出来后,他又向种田的父母开了口。

老家正准备翻盖新房,听他说了林场的情况,父亲蹲在地上抽了好几袋烟,踌躇半晌,把盖房的4000元钱递到他手里:“孩子,你干的是大事,这钱你先拿去使。”那时,谁家不是紧巴巴地过日子。可林场的员工东挪西借,硬是凑足了买苗木的钱。

1991年,林场迎来了第一个收获的秋天:1000亩果树年产果品200万斤,收入100多万元,3000亩残次林改建成了高标准绿化苗木基地,年产各类商品苗木150多万株,林场人的脸上第一次绽放出了丰收的喜悦和自豪!

“这是我们在第三年种上的树,你看已经长到大腿粗了。那边种小麦的是台田,是我们当年挖沟开塘,用挖出的土垫高的。”已经74岁的退休工人侯学凯,对林场感情很深,直到现在,老人隔三岔五地还过来看看。

“当年,受困于盐碱,‘两不收’,高的地方留不住雨水,不收;低洼的地方积盐水,不收,一亩地合算起来也就是百八十斤的产量,日子过的苦熬苦熬的,遇到不好的年景,逃荒都是常事。”侯学凯谈到当年的艰难,很是感慨。

“尹场长领着我们挖土垫地种树种粮,开沟挖渠引水压碱,然后又搞多种经营。”他说,现在的林场地面,比原来整整高了半米多,都是改造地形、培土换土而形成的。

“今年林粮间作小麦亩产能到800斤,又一个丰收年。”

从毛头小伙,到两鬓斑白,尹国良、侯学凯,还有其他的战友们,把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从一个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林场发展成了全国十佳林场。2020年6月,寿光林发集团森林康养基地荣获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

头炮打响,接下来,林场人把目光瞄准了林场东部那一片地下卤水资源丰富的盐碱荒滩地。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尹国良头脑中产生:抽取地下卤水晒盐,降盐改土。

说干就干。1989年春天,盐场建成,当年产盐2万吨,创收40多万元。

林场人并没有满足,又在卤水资源的进一步利用上做起了文章,投资建起了溴素厂,实现溴盐联产,效益又提高了一大截。

1990年,林场通过打深水井,意外发现了温泉水,一个特色水产养殖的想法日渐成熟。

为了买到品种好、价格便宜的鱼苗,尹国良凌晨3点就出发了。河南、江苏、河北,最后星夜兼程从石家庄把鱼苗买了回来。大家算了算,尹国良一天一夜跑了1800公里!敢想敢干,让尹国良又一次获得了成功。甲鱼当年养殖当年获利,棚均纯收入10万元!

为发掘淡水资源最大利用率,他们探索出了“链式”水产养殖体系,利用育鱼苗废水进行罗非、白鲳养殖,再用其废水经沉淀净化后养殖鲶鱼,养鲶鱼废水排入藕池,经莲藕吸收净化后套养淡水鱼,最后,多次利用的水再来浇灌林地,达到六级利用、五次增值效果,养殖用水实现“零排放”,一点不浪费。

林海淡水养殖基地就建在风景秀丽的林海生态博览园内,原来就是一块盐碱地。手指着水面上一个网箱,箱里“鱼挨鱼、鱼挤鱼”,分外热闹,尹国良告诉记者:“这个网箱养鲶鱼,密度大到能产五六万斤鱼,你算算这个效益!”

“盐碱随水来,盐碱随水去”,这是治碱的规律。通过抽卤水晒盐,除了增加效益,还起到了“改土”的好效果。

检测结果显示:打井抽卤水后,土壤表层含盐量由原来的4‰下降到了1.5‰,土壤淡化层普遍加厚,经济林和间作的农作物平均增产5-10倍。尹国良据此写出了第一篇论文:《盐林结合改良滨海盐碱地实验初报》,引起了国内众多林业专家的重视,一致认为这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该办法自1988年在寿光林场实施以来,改善了林场土地条件,促进了林木生长,同时盐场每年实现利润50万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除了抽卤,他们还采用“引水洗地”,从远处的弥河、小清河等挖渠引水,洗地降盐,效果很好。

降盐改土,盐林两丰。种种降盐措施的实施,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是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周边树木成活率增高,树林逐渐丰茂起来。现在,林区胸径三十厘米多的大树比比可见,林海生态博览园内直径八十厘米的树很多。

看到一望无际的林场,林木葱郁,百草丰茂……这些资源,都是旅游景区中的元素啊。上世纪九十年代,尹国良大胆地提出了建设旅游景区的想法。

想法不成熟,大家自然会质疑。不过经过反复讨论,再加上外出实地考察,最终大家还是统一了思想——在北大洼里建景区!

1998年秋后,只拿到上级扶持的100万元启动资金,林场人就干了起来。这是一个要动用530多万土方的大工程,靠林场的200多人和少量的社会机械、民工,一个冬天夜以继日地拼命干,完成了全部土方工程!

景区要活,得有水。为保证景区淡水来源,林场人四处找水,八十几里外的弥河水、小清河水、附近污水处理场经湿地净化的水都被引进了园子里。尹国良随时关注着水源变化,安排专人住在扬水站不断化验水质。只要水好,不管白天夜晚,全场职工全力以赴“抢”水,园区一年四季里都有水可用了。

2001年,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正式建成。专家预计需要投入3亿元的林海生态博览园,林场人只用了5000万元!2000亩莲藕、1000亩鱼池、3000亩林地,蔚然大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先后荣获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年吸引游客达30多万人次。

“今年估计总收入能达到三千万,明年的话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尹国良说。

昔日的“咸菜洼”在“林场人”汗水的浸渍下,终于泛出了绿色的希望!

目光投向“寿光模式”延伸地

提起寿光,首先跃入脑海的是“中国菜都”。而近几年,来寿光的游客,往往受到另一种“礼遇”——到寿光西北部观赏万亩绿洲。

“1974年,当时我参加地区、县、公社三级干部会议到林场参观,只看到一行树干巴巴地竖在那里,周围泛白的盐碱地,了无生机,当时大家心里都很疑惑,这么个地方,就是林场?这么个条件,能造林?”潍坊市政协原主席迟昭厚长期关注寿北开发,他亲眼见证了林场的发展。他认为:“寿光是‘三个模式’中‘寿光模式’的发源地,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寿光林业生态发展集团这些年的创新做法,就是‘寿光模式’的创新延伸,是‘青山绿水’理念的生动实践。”

——开创了盐碱地大面积改造的“寿光模式”。

“林盐结合”“林农结合”“林果结合”“林牧结合”“林渔结合”“林旅结合”,在一个寸草不生、难以为继的盐碱地林场上,趟出了一条集盐碱地农业、高效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循环养殖、森林康养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使得林场由贫穷走向富有,从盐碱地变成了生态绿洲,成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原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评价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走出了林场改革的“寿光路径”,创出了林场发展的“寿光经验”,确立了“三导向、二融合、一体化”的三二一运营模式,改出了一片新天地。

——创新提升了“上林下藕”等立体循环生态模式。

在盐碱地开挖鱼塘,堆土成条台田,下面鱼塘养鱼种藕,上面条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可以种树。荷塘里的水,大都是这样汇集而来。在大棚中养殖热带鱼,流动的废水排入荷塘,经过植物的生长、过滤,减少了水中的污浊,形成立体循环,使池水变得清澈,再用来浇地。春天,小荷初露,荷塘向游人开放,夏天可以赏花,秋天可以采藕、网鱼,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循环经济,水在循环,其他的也在循环。林间长的草喂鱼,鱼的排泄物肥藕,莲藕还在净化水质。”寿光林业生态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孙同德指向不远处,“看见那片荷花了没有,今年白莲藕一亩能产三千斤。”

目前这套上林下渔、上粮下渔、鱼藕套养、多品种立体高效循环生态种植养殖等模式已经在寿光市推广。全市发展上粮下渔6000余亩,上林下渔3000余亩,鱼藕套养3000余亩。全市90%的海水池塘养殖中都使用了生态养殖技术。

——创新性地搞了“林旅融合”模式。

建设的林海生态博览园,是寿光市第一个获得国家AAAA级景区殊荣的。来林海采摘,在不沉湖中游泳,在水塘里垂钓,在温泉里泡澡,观236种野生鸟类,每年四五月份有槐香节,五六月份有桑葚节,夏秋有荷花节和果蔬采摘节,融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实现了农林业生产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每到周末,游人纷至沓来,不少老居民、老员工还带着后辈们,一遍遍走过当年的奋斗路,教育孩子们不要忘记今天好生活的来源。

秀丽的林海、广袤的湿地,给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没想到盐碱滩也能建设得这么美!”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游客高中江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林业集团、机械林场人对下一步的发展也有了清晰的思路: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和林地利用率,筑牢寿光西北部的生态屏障;

聚焦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鱼虾蟹,鸡鸭鹅,小米土豆小麦,打造林海农副产品绿色生态品牌;

融合一二三产业,打造康养胜地——林海特色康养小镇;

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不断推动传统文化、荷文化、渔文化、盐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多元文化弘传地;

建成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和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打造高规格森林木屋度假区,开发温泉度假村,建设林海星级大酒店及古建水岸商业街、生态博物馆、红色博物馆等,加快推进各项产业融合发展……

扎根“北洼”的常青树

植物学家在评价一棵大树的价值时,可分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而无形价值,则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地方气候、净化空气、调节碳氧平衡、维护生态平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而树林的无形价值远远大于其有形价值。

据评估,林业集团、机械林场资源总价值为8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0。而林木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亿立方米、固碳18万吨、释放氧气16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0.3亿元。

林场在盐碱地地区率先开创了“上林下藕、藕鱼(虾、蟹)套养、林粮间作、鱼鸭鹅混养”立体种养和水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年产各种商品鱼(虾、蟹)500万斤以上,间作农作物亩产800-1000斤,年产优质鸭蛋200万枚以上。

在寿光林业生态发展集团、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那沉甸甸的产值、利税数字,固然是值得可庆可贺的,而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树起的“以场为家、甘于吃苦、能打硬仗;事争一流、追求卓越”的林场“北洼精神”,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传承作风,犹如一棵挺拔的常青树,在这里枝繁叶茂、代代相传。这种“北洼精神”,将鼓舞、激励、鞭策、带动一代代“北洼人”,敢于和命运抗争,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战天斗地,创造美好生活。

走进林业集团、机械林场打造的“文化长廊”,大家会发现,寿光,是一块既拥有着古老,又孕育着生机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海盐之都”,制盐历史悠久,是世界海盐的发祥地之一,是传说中“盐宗”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地方;这里是北魏、东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故乡,他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贾思勰也因此被后世奉为“农圣”,受千秋供养;这里也是文圣仓颉的故土,造字惊鬼神的传说千古流传……

穿越历史时空,走进“林海”记忆,一代代“林场人”,与这儿的鸟儿同吃同睡,与这里的花草树木同生同长,留下了变革的强音、历史的回响,还有热血励志的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全部力量。林场创业人的命运也深深刻在了这棵“参天大树”上,一段段带着感情种子的故事,在“林场人”面前一幕幕回放——

片段一:场长负荆请命保林场

1959年10月,山东国营寿光机械林场组建,成立了以王洪儒任书记、王成勋任场长、59名复退转业军人组成的第一代林场创业人。建场初期,土地盐碱,淡水匮乏,连续多年种树不活,造林以失败告终。

1963年初,山东省林业厅下达了撤销各地滨海林场的指令,众多林场停建,滨海盐碱地造林中止。时任场长王成桂背着一捆棉槐条子,毅然去了省林业厅。“您们看看,这是我们林场沟边长出的,能长棉槐条子,就能长树!我们一定能把树种活!”请求继续保留林场,并签字画押签订责任状。经过两年的努力,营造乔灌木混交林地达1100亩,创造了盐碱地改碱造林新模式,林场得以保留存活。从此,“林场人”的命脉,在这里激情的跳动。

片段二:“场长跳水护水库

1965年,王赓楷由寿光市农林局副局长出任第四任机械林场场长。他带领职工努力奋战,树起了林场“北洼精神”。到1971年,林场成林面积已达3000余亩,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一年盈余3万多元。他却成了“走资派”被批斗。白天,他带领职工挥汗实干;晚上,默默地书写“检讨书”。

1969年10月5日,特大风暴潮来袭,海水倒灌,巨浪翻滚,为保住人畜用水的林场水库,王赓楷穿着棉裤棉袄,带头跳进冰冷的引水闸前,用苇箔、砂石堵住了倒灌的海水,保住了林场人的生命用水。他还把居家从县城搬到了林场,以场为家,一住就是13年,四个孩子都是在林场长大,为林场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片段三:现任场长带病奋战博览园

现任场长尹国良,已在林场奋斗拼搏了近四十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年过半百,林场发展的无数个日夜,尹国良一心扑在工作上,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期无规律的生活,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医生多次催促他住院治疗,但他总是放心不下场里的工作。

2003年5月,这个铁打的汉子实在坚持不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胃癌,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大家心疼得掉了泪。令职工们更为感动和意外的是,手术后仅仅15天,博览园建设工地上又看到了他的身影。他风趣地对职工们说:“林场建设不好,我哪儿都不去。‘阎王爷’也不会叫我去的。”

片段四:“父子兵”共筑林场梦

林场是棵大树,职工就像大树的枝叶。片片枝叶汇聚成郁郁葱葱的林海。60多年来,几代“林场人”用生命和汗水,在这片盐碱荒滩上创造了人间奇迹。

当年,老林区主任孙金东领着不满20岁的儿子走到尹国良面前,对尹国良深情地说,“国良,我在林场干了一辈子,苦了若干年,乐了若干载,我离不开林场。现在,我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使了,不能为林场出力了,我把孩子交给你,让他跟着你植树造林,改造盐碱地,绿化国土,圆我心中的绿色之梦……”

今年74岁的侯学凯,1976年退伍回家后,就一头扎进了林场。从临时工,合同工,到正式工,以场为家近40年。他退休前,又把孩子侯庆水带进了林场,他嘱咐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把林场当自己家,给林场做事,要比给自己家做事还卖力!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下,侯庆水从一名司机一直成长为林业集团副总经理。侯庆水是一个“工作狂”,经常几个月不回家,侯学凯老人也很理解。他们父子俩共同的心声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孝!”

这就是寿光“林场人”!

这就是黄河口的“播绿人”!

这里的每棵树种破土而出时,还是一棵稚嫩的幼苗,带着泥土的气息,是每一代“林场人”,精心地浇灌她,热情地关注她,真诚地扶持她,慈母般地呵护她,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同成长。今天,她已成长为一株参天大树,并向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回馈以生命的绿荫、文明的花朵和创业者无穷的精神财富。

从“一棵树”到三万亩人工绿海,这里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蕴含着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这里实现的“绿色蜕变”,是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的最经典案例!

“守护寿光人民,守护寿光土地,守护寿光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林业系统的典范,为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个当年的寿光“西北防护林”工程,目前也正由“守护”,向“守护+开发”转变,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用生态的办法修复生态,探索形成的“寿光盐碱地修复模式”,千年盐碱荒滩在新时代向社会贡献出她源源不绝的生态、经济及社会等多重效益。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考察时强调,“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新时代,新起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为盐碱地开发擂响了战鼓。

数据显示,世界上盐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中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其中盐碱地270万亩。祖祖辈辈居住在盐碱地上的人们,就穷在盐碱地上;盐碱地,成了当地发展的包袱。而寿光“林场人”盐碱地的成功开发,向全国未开发盐碱地区,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盐碱地,不是包袱,而是财富;未来的盐碱地,是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寿光“北洼”万亩林海,就是一个好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寿光北部盐碱地占全市面积的56%。过去全市是“富一半,穷一半”。寿光林场三万亩盐碱地脱胎换骨的变化,给寿光北部开发带来了希望。向北,向北,再向北,是寿光“全绿色,全富裕”的奋斗目标。

一代代“林场人”,不仅在这里开发了一片绿洲,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矗立起了一座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拼一腔热血、放眼世界的精神之塔。

是的,这无形的精神财富,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到这里接受绿色的洗礼。他们如同万亩林海中的片片幼林,正在这片盐碱地上,吐青染绿,播撒绿荫。这无形的精神财富,正是寿光人,富的文明、富的光荣的灵魂所在!(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报道)

感兴趣的
最新地方